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(三)
2.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
在陰離子交換樹脂中,季銨基強堿性樹脂的產(chǎn)量最大。主要品種是含一N+(CH3)3的、交聯(lián)度為7或8的凝膠型樹脂,稱為強堿I型。另一種含一N+(CH3)2CH2CH2OH基的離子交換樹脂,稱強堿II型。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去除水中包括硅酸根、有機酸根在內的所有陰離子,主要用于純水制備。從應用的角度來說,要求這類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較高的體積交換量,較好的離子交換動力學性能,合適的粒度分布和較高的機械強度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不同用途的低交聯(lián)度(4%DVB)的凝膠型和較高交聯(lián)度(8%~12%DVB)的大孔型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。
不同結構的交聯(lián)聚苯乙烯球體,經(jīng)氯甲基化后,用三甲胺胺化便得到強堿I型的樹脂。該反應可在30℃左右順利進行。但需加入適當溶劑,如苯、乙烷、四氯化碳、二氧六環(huán)、丙酮、乙醇等,否則不僅胺化速度較慢,還可能發(fā)生交聯(lián)副反應。
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,可以采用三甲胺水溶液,也可使用三甲胺鹽酸鹽。在以三甲胺鹽酸鹽進行胺化時,往體系中慢慢加入NaOH溶液,使三甲胺逐步游離出米進行反應,可在16h 左右完成。
以同樣的方式,用二甲基乙醇胺進行胺化,可得到強堿II型陰離子交換樹脂。
交聯(lián)度對凝膠型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性能有極大的影響。低交聯(lián)樹脂在水中的溶脹度大,網(wǎng)孔也大,有利于體積較大的有機離子的交換。但這種樹脂的體積交換量較小,強度也差。特別是轉型(如OH->C1一)時的體積變化較大,會影響操作過程和使用壽命。交聯(lián)度過高時,樹脂的結構過于緊密,往往使氯甲基化的程度降低,交換量下降,對有機離子的交換速度和交換量會顯著地變小。
胺化過程對凝膠樹脂的強度有較大的影響。為防止樹脂破裂,一般在胺化介質中加入適量的NaCl。三甲胺或(NaOH)也要采取逐步(或分批)加入的方式,并在反應完成之后慢慢加水稀釋,洗去殘余的三甲胺。
除三甲胺外,三乙胺、三丁胺、二甲基丙醇胺、甲基二乙醇胺、二辛基乙醇胺等也可用于氯甲基化交聯(lián)聚苯乙烯的季銨化反應。只是由于這些胺的體積較大,胺化反應難于進行得完全,胺化產(chǎn)物的離子交換性能也必然會受到基團位阻的影響,因此并未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應用。商品樹脂AmberliteIRA-400、Dowex-1及國產(chǎn)的201等均是用三甲胺胺化的產(chǎn)品,Amberlite IRA-410、Dowex-2及國產(chǎn)的202為二甲基乙醇胺胺化的II型樹脂。
大孔樹脂的胺化方法與凝膠樹脂相似。胺化反應的速度(加料的速度)可以快一些,并且即使在反應介質中不加NaCl也不致于引起球體碎裂。
上一個 :
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(四)下一個 :
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(二)? 版權: 2024 蚌埠三屹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
IPv6 網(wǎng)絡支持